我和五旬節的情
我和五旬節的情源於講道。 記得我第一次往五旬講道,地點不是現今上海街的會址,而是近朗豪坊(現今已變為健身中心),從此就開始我在五旬的講道事奉(至少每年一次講道)。 我在華基也有講道事奉,華基和五旬的會眾各有不同,每次講道絕不輕鬆;有時,在五旬的講道更比華基沉重。 沉重在於「究竟有什麼信息給予五旬的會眾?」五旬的會衆大部分為長者,其次是成年人(婦女居多),少部分青年人。在預備講章時,不時自問︰「五旬的會眾在信仰上面對什麼掙扎?有何信息此時此地對他們的生命和生活有幫助?」所以有時預備五旬的講道比華基更具挑戰。 記得有次金彬很早問我講道經文和講題,我遲遲未交,最後只能在主日崇拜前幾天才交出,可見我的掙扎和思考有多久。亦有一次自己早上約十時由深水埗行至油麻地的五旬,一路行一路整理講道內容(我其中一個習慣),剛好趕及十二時的五旬崇拜。 雖然人數不多,空間小小,但在五旬講道更有家的感覺。每次講道,看見每位弟兄姐妹的面孔,分享神話語時,真有促膝長談的感覺,大家傾傾計,透過經文講解,生活見證,希望神使用我這拙口笨舌的人來造就五旬的會眾。 感謝神讓我可參與五旬的講道事奉和崇拜, 讓我看見…… - 已故梁好的笑聲和笑咪咪的面孔 - 朱姑娘和植生在崇拜忠心的事奉 - 大家盡最大努力學習新歌 - 崇拜前大家熱情的款待和寒喧 - 崇拜開始時的敲鐘聲 - 每次努力背金句(先讀三次才背金句) - 講道後的鼓勵(有次姐妹拍掌,從未見過) - 身在英國的肖鳳在英國時間凌晨五時用Zoom參與五旬崇拜 所有點點滴滴,都見證神的恩典和信實,在十九樓的小小空間內,大大彰顯神的榮美。 五旬一百周年,感恩不住! 郭善新弟兄
華基堂執事會副主席 |
👆回頂
👉《百年號外特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