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2

潘龍圖「本堂史略」(50周年特刋,頁06-08)

本堂史略

潘龍圖

  人貴磨鍊而有成,事尚興革而臻善,揆於開基以還,重重苦難,而蒙神一一救挽,今朝始置有稍具規模會堂以供崇拜;週年五十,應感四十九年之恩,記往追源,須從已息主懷之主任牧師張翼飛略歷開始。

  溯自五十多年前,張翼飛已受洗歸主,為廣州長老三支會(後名中華基督教會中華堂)之教友,與現在之簡廉伯牧師及筆者兩家人同一教會,時張翼飛熱心虔誠,決意獻身事主,與主內姊妹李坤權結婚後,乃攻苦神學於廣州東山「兩廣浸信會神道學校」;與黃觀海、蘇天煌、范朗西、李洪德幾位牧師及道長許子楨、杜照生、賴樂南等為先後同學。後因美國女教士基美道(Mytle B. Bailey) 來華傳道,亟需華人教士襄助,張翼飛遂開始其事主之功;先後於佛山錦豪街及蓮花地設立神召會。張翼飛夫婦二人,後因基美道回國,會務由美另派一牧師主理,遂離開佛山而來港。

  一九二五年基美道姑娘二度來華,在港與張翼飛夫婦重聚,以美國五旬節會(A.P.C.)可略為支持,復有現在之李殿宇牧師欣然參與事工,彼此遂憑信心,決意設立教會。旋租得九龍偉晴街廿九號地下,定名「五旬節堂」亦本堂開基之處。時師母李坤權義務協助各項工作,不遺餘力;迄今七九高齡,仍不懈弛,功不可泯。狹窄之偉晴街,當日行人稀疎,三載耕耘,會務蝸行寸進。一九二八年遷佐敦道三十九號三樓(即廣東道口泰記樓上),附設伯大尼神學院。美教士屈寶靈姑娘(Beulah Watters) 來港加入,竭力支持,四十多年來,雖曾數次回美,而對本堂事工,確實助力不少。當時堂址,旣無電梯代步,三樓之高度,等於現代樓宇之四樓,神學院以學生太少而結束,聚會人數無法增加;A.P.C.之接濟,時斷時續,各人每每枵腹從工,而苦度三易寒暑;適李殿宇遭傷心事之打擊,須退出休養,眾決再改換堂址,時維一九三一年。

  旣移址寧波街三號地下,會務略見好轉,但位於繁盛之區,是當時新型建築物,故租值奇昂,致入難敷支,踏入一九三三年,已無法繼續維持,瀕於被迫結束之勢;幸蒙神指引,及時轉進吳淞街一一二號地下;租廉地廣,旣宜於傳道,復可辦學,乃有伯大尼女書院之進益,輔助教會,而會務亦漸趨興旺。一九三六年,租得佐敦道三十七號地下(即吳淞街口,與一一二號祇隔一後巷),環境條件更為適合,聖工校務,得以安然發展,光燦之前程,以為在康莊坦途上,再無障碍迂緩矣。

  不虞烽火掩臨,日軍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突然襲港,數日而陷落,教友星散,不少離港逃難。淪陷期中,會堂得免毁於兵燹,全賴張翼飛夫婦合力保存,以迄光復;度日如年之三年又八月內,其生命固然朝難保夕,生活猶須仰賴嗎嗱。及普世已慶昇平,而教會仍如荒漠,忍耐持守,尚須期以時日;教友雖漸回港,會務猶沉滯不前,五六年內,西教士之去來,已盡全力;惟蘇牧師(K. E. Slocum) 兒戲職守,教友紛紛退出,致無人聚會而歸國。張翼飛得會眾之心,親訪教友,蒙神帥領,亮光照處,無不興奮歸來,會務校務迅速興旺;旣無西會資助而自立,遂正名為「華人五旬節堂」。

  一九五二年經會員大會,修訂會章,舉張翼飛為主任牧師,選出十一名執事,隨於當年六月二十九日由陳鐵郎、黃露民、吳仲連三位牧師主禮,隆重按立;更選出兩年一任之值理,而婦女團、青年團、探候團、聖咏團及主日學相繼組成;其後又在堂中地下,發一美觀之浸禮池;讚美主!是時真是一無所缺!

  一九六七年在『策士』之主,『奇妙』之安排下,因堂址轉讓租住權,能獲得一筆可觀之款項,致激發會眾決心獻金購置會堂,更感謝神之帶領,始選上現在之堂址,雖位於樓上,能設溫水之浸禮池,三面皆窗,面積與裝置,又比佐敦道堂,更為寬敞完備,隨即註冊為有限公司。一九七零年,乘開基四十五週年紀念,同時舉行新堂正式啟用禮;一九七二年春,得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批准為該會之會員堂;同年因購堂分期付款已滿,乃於五月十三日舉行獻堂典禮。

  恩典秩序,亦張牧師畢生願望,終於盡在其努力中一一達成;彼非強壯者,而高齡已越七十之限。一九七四年四月一日,蒙主召返,誠主之意亦主之恩也張牧師一生持重事神至上,不論待遇,不尚鑽營,打美好之仗,盡應走之路;在父家已載上榮冕矣。更感謝主,群羊不以失去老牧而四散,反而秉其牧養之道,彼此相愛,忠心事主,範其範以為範,加倍積極發展會務,現屆開基五十週年,爰定於八月廿四日舉行感恩崇拜;肅然分將「五旬節堂金禧紀念」八言,詩以結束本文,並為互勉。

  十年來幸主珍,
  宣真道樂艱辛;
  中靈格明應許,
  內福音靜悟因。
  訓首推為互愛,
  由領洗作全新;
  綱恆守榮天父,
  念毋忘創立人!



👆回頂
👉五十周年特刊目錄index
👉網誌目錄index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