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09.09)干牧師和弟兄姊妹一起去探訪郭約翰弟兄,在老人院中為他施餐。聖餐後和弟兄飲茶並為干牧師餞行。 (節錄自《我堂傳說︰最古,也最新》宣訊93期)
👉 想知更多︰ |
👆回頂
她是宣道會大家庭的最新成員──第一百零五間堂會,……「宣道會五旬節堂」是她的新名字,以前她叫「華人五旬節堂」,是一間獨立堂會,上世紀二十年代已立足九龍,有過她年輕光輝的日子,由張翼飛牧師夫婦刻苦耐勞地牧養。……區聯會於2007年通過接納五旬節堂為聯屬會員,華基堂成為她的母堂,關顧她的需要。……有華基堂弟兄姊妹偶然發現五旬節堂(下稱旬宣)那個三呎乘五呎的玻璃纖維浸池「熟口熟面」,原來它是華基堂的「古物」!…… 深信大牧人主耶穌必看重老信徒們的忠心,一方面使他們暮年得餵養,老有所終,一方面讓他們看見新一代信徒加入教會。宣道會珍重長者們的信任及主的託付,會同往這方向努力。 (節錄自《我堂傳說︰最古,也最新》宣訊93期)
……創堂的西教士基美度姑娘,在一九二五年攜同張翼飛傳道夫婦及幾名信徒,從佛山來港,初時只租用一層樓宇,另有一幅布幔、一個木十字架、一座講台及二、三十張長木椅,就佈置成一間教會,雖然簡陋,但也堪作為崇拜之用。 他們天天都作街頭佈道,感謝神的保守,每天都有收成,漸漸積累二、三十名會友,遂成雛型教會,定名為「萬國五旬節堂」。…… 一九四五年八月,香港重光,……張翼飛傳道便毅然負起重組教會之責,組織執事會九人,值理會十一人,負責會務,會眾公推按立張翼飛傳道為牧師,堂會亦易名為「華人五旬節堂」。 ……本堂七十九年堂慶時,梁耀光牧師送來一幅題字,寫著︰「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四十三19) (節錄自《九十周年特刋「回顧與前瞻」》朱浣心姑娘)
人貴磨鍊而有成,事尚興革而臻善,揆於開基以還,重重苦難,而蒙神一一救挽,今朝始置有稍具規模會堂以供崇拜;週年五十,應感四十九年之恩,記往追源,須從已息主懷之主任牧師張翼飛略歷開始。 ……群羊不以失去老牧而四散,反而秉其牧養之道,彼此相愛,忠心事主,範其範以為範,加倍積極發展會務,現屆開基五十週年,爰定於八月廿四日舉行感恩崇拜;肅然分將「五旬節堂金禧紀念」八言,詩以結束本文,並為互勉。 五十年來幸主珍, 旬宣真道樂艱辛; 節中靈格明應許, 堂內福音靜悟因。 金訓首推為互愛, 禧由領洗作全新; 紀綱恆守榮天父, 念念毋忘創立人! (節錄自《五十周年特刋「本堂史略」》潘龍圖)
五旬節堂金禧後再五十年, 再於同日八月廿四日舉行聖餐感恩崇拜。 百年過來,全蒙上主厚愛眷顧, 心存感恩領受、稱謝! 宣道會五旬節堂
👉宣道會五旬節堂故事片段 👉宣道會五旬節堂百年片段 👉宣道會五旬節堂百年點滴 想知更多︰ 👉潘龍圖「本堂史略」(50周年特刋,頁06-08) 1975年 👉朱浣心姑娘「回顧與前瞻」(90周年特刋,頁13-15) 2015年 👉《我堂傳說︰最古,也最新》宣訊93期(p.6) 2007年9月 |
根據堂會會議記錄,有關「颱風」、「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之聚會最新修訂:
1. 懸掛一號風球 所有活動/聚會照常舉行。 2. 懸掛三號風球或「紅色」暴雨警告︰ 戶內活動/聚會照常舉行; 戶外活動/聚會取消。 3. 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或「黑色」暴雨警告︰ 所有活動/聚會取消,但崇拜則網上進行。 如在活動/聚會開始前三小時除下八號風球或改懸掛較低風球又或除下黑色暴雨警告,請參考懸掛三號風球及紅色暴雨警告所採取之措施。 |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剛好滿了一百歲的五旬節堂,相信在過去培育了不少愛主門徒,為上帝天國奔跑了不少道路。我開始較多認識五旬節堂是來這裡與弟兄姊妹一起查經,返主曰學。依然記得我的第一次主日學分享的書卷是路得記、約拿書及以斯帖記,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五旬節堂的弟兄姊妹很喜愛讀上帝的話語,我們一起去學習,一起傾談,一起去發掘過往大家都很熟悉的聖經人物,五旬節的弟兄姊妹都很雀躍去了解更多聖經。因此,我很放心把第一次講道放在五旬節堂的崇拜,因為相信無論我的講話笨拙也好,生硬也好,五旬節堂的弟兄姊妹也必然會欣然聆聽。 一百年在人的眼中來說,是一段很長的日子,五旬節堂過往經歷不少轉變起跌,各位弟兄姊妹必然體察到上帝恩典,沒有祂的托住,教會不能走到今天。未來,讓我們同心仰望上帝,不要被過往的歷史成為包袱,開放未來,給上帝帶領前路。 上帝帶領前路,祝五旬節堂百年堂慶滿載恩典。 尹可豐弟兄
五旬節堂堂委 |
黎芷君姊妹已返五旬節堂多年,她曾與幾位姊妹一起參與主日崇拜的事奉。 她感恩能在五旬節堂敬拜上主、親近上主。盼望能有更多人、更多青年人在這裏崇拜。 黎芷君姊妹口述
黃彥德弟兄代筆 |
[書寫]
五旬節堂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地方!很開心可以到教會,可以與各位弟兄姊妹一齊崇拜,一齊認識上帝。每次聚會都是充滿快樂和感恩。希望上帝可以繼續帶領我們將更多的愛和福音傳出去。 Rebecca Chau
[口語] 五旬節堂係一個充滿愛與關懷既地方。好開心可以黎到呢個教會,與各位弟兄姊妹一齊崇拜,一齊認識上帝。每次既聚會都係充滿快樂同感恩。希望上帝可以繼續帶領住我哋將更多既愛同福音傳出去。 Rebecca Chau
|
我和五旬節的情
我和五旬節的情源於講道。 記得我第一次往五旬講道,地點不是現今上海街的會址,而是近朗豪坊(現今已變為健身中心),從此就開始我在五旬的講道事奉(至少每年一次講道)。 我在華基也有講道事奉,華基和五旬的會眾各有不同,每次講道絕不輕鬆;有時,在五旬的講道更比華基沉重。 沉重在於「究竟有什麼信息給予五旬的會眾?」五旬的會衆大部分為長者,其次是成年人(婦女居多),少部分青年人。在預備講章時,不時自問︰「五旬的會眾在信仰上面對什麼掙扎?有何信息此時此地對他們的生命和生活有幫助?」所以有時預備五旬的講道比華基更具挑戰。 記得有次金彬很早問我講道經文和講題,我遲遲未交,最後只能在主日崇拜前幾天才交出,可見我的掙扎和思考有多久。亦有一次自己早上約十時由深水埗行至油麻地的五旬,一路行一路整理講道內容(我其中一個習慣),剛好趕及十二時的五旬崇拜。 雖然人數不多,空間小小,但在五旬講道更有家的感覺。每次講道,看見每位弟兄姐妹的面孔,分享神話語時,真有促膝長談的感覺,大家傾傾計,透過經文講解,生活見證,希望神使用我這拙口笨舌的人來造就五旬的會眾。 感謝神讓我可參與五旬的講道事奉和崇拜, 讓我看見…… - 已故梁好的笑聲和笑咪咪的面孔 - 朱姑娘和植生在崇拜忠心的事奉 - 大家盡最大努力學習新歌 - 崇拜前大家熱情的款待和寒喧 - 崇拜開始時的敲鐘聲 - 每次努力背金句(先讀三次才背金句) - 講道後的鼓勵(有次姐妹拍掌,從未見過) - 身在英國的肖鳳在英國時間凌晨五時用Zoom參與五旬崇拜 所有點點滴滴,都見證神的恩典和信實,在十九樓的小小空間內,大大彰顯神的榮美。 五旬一百周年,感恩不住! 郭善新弟兄
華基堂執事會副主席 |
邁向百年 新的希望
我是第三代基督徒,有機會見證五旬節堂一百週年,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隨着社會的變遷,教會的轉變,希望教會能在主前發光發熱!現時教會發展未至理想,深信主會為我們帶來新希望,祂要作新事!正如經上記載「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 黎錦雯姊妹
五旬節堂堂委 👉黎錦雯姊妹「我的成長歷程」(90周年特刋,頁19) |
五旬節堂百歲,恭喜!賀喜! 世界在這百年間,發生了不少大事,二次大戰、科技突飛猛進、社會急速變化……能過百年,教會仍在,知道是不易,更要認定是有上主的看顧!感恩! 五旬節堂歷史百載,有不少故事是值得回味及細想! 《金禧紀念特刋——華人五旬節堂開基五十週年》及 《基督教宣道會五旬節堂90周年》 兩本特刋只能略說其中一二。 我感謝上主,在過去兩年能參與教會的崇拜、主日學及團契事奉! 五旬節堂將要邁向第三個禧年,祝願教會在悠悠歲月裏,一直緊握上主施恩的手,行義路;成為弟兄姊妹一生一世朝見上主、敬拜上主的殿! 黃彥德弟兄
|
五旬節堂一百周年,在此恭喜五旬節堂各會友,亦為一眾先賢和每一位弟兄姊妹所擺上的,從心底裏獻上感恩。 我到五旬節堂,源於母會華基堂的差派,出任堂委一職,以輔助教會。最初,以為只負責一些堂會管理的工作,但隨著在五旬節堂時間久了,發現教會人情味濃厚,弟兄姊妹也很單純;不知不覺,我也參與了大家的主日學和崇拜,與大家一同成長、學習、敬拜和相交,相信這也是上主的帶領。 論到教會未來的發展,我當然不是專家,但也有少少個人的分享。自立,從來都是附屬堂會(或稱分堂)的發展方向,甚或是唯一出路。要朝向這目標,我有以下的提議: 1. 未受浸的肢體,一旦認信耶穌基督的救恩,也在五旬節堂聚會了一段日子,要盡快接受洗禮,為主作見證,亦讓五旬節堂會友的數目不斷增加。 2. 有不同恩賜的弟兄姊妹,要勇敢地行出來,成為基督的精兵,擔當上主分給我們各人的職事;這樣,教會才會興旺,繼續為主發熱、發光。 3. 有經濟能力的弟兄姊妹,要持守「當納的十份一」奉獻,讓教會在經濟上,可以應付恆常的開支,並有資源發展事工,擴展上帝的國度。否則,「結業」就成了堂會的結局。 4. 最後,一定不可缺少的,就是每一位在禱告中的服侍,成為我們對教會的記念、支持和肯定之最強原動力。 記得今年6月22日聖餐主日崇拜,張觀運牧師以《以賽亞書》四十三章14至21節勉勵我們要做新事,「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他更提醒我們,就在該節之前,上主作新事以先,我們要忘記舊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賽43:18) 無論五旬節堂昔日百載風光如何,或曾有過怎樣輝煌的歷史,又或大家在這個家,曾有過多少不快或不如意的經歷;讓我們一同學習把「舊事」放下,經歷上主在未見有路的曠野開道路,在沒有水源的沙漠開江河,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讓五旬節堂繼續行在上主的心意裏,繼續為主作新事,走向下一段百載之路! 周毓輝弟兄
五旬節堂堂委 |
五旬節堂⼀百週年堂慶賀詞
欣聞宣道會五旬節堂迎來⼀百週年堂慶,為此感恩不已。⼀百年是⼀段頗長的歲月,其間教會經歷多少⾼低起伏及⼈事變遷,但至今仍繼續在鬧市為主作⼯,⾒證著上帝的保守和看顧。 猶記過去在教會事奉的⽇⼦,不少與弟兄姊妹交往的⽚段,到現在仍歷歷在⽬:⼀起飲茶𣈱聚,⼀齊禱告交託,有喜也有悲。五旬節堂是⼀間充滿⼈情味的教會。 教會是要傳揚及高舉主耶穌,祂曾說︰「我就是道路、真理、⽣命」,這是祂的⾃我介紹,也是祂的「咭⽚」。事實上,在這個很多⼈對前路感到迷茫的時候,主耶穌卻說⾃⼰是道路;再者,在這個越來越難辨真假的年代,主耶穌卻說⾃⼰是真理;更甚,在這個每⼈都要⾯對死亡,無法逃避的世界,主耶穌更說⾃⼰是⽣命! 展望將來,雖然教會的資源及⼈⼿並不豐富,但主恩夠⽤,祂的能⼒是在⼈的軟弱上顯得完全。盼望教會可以上下⼀⼼,繼續不亢不卑地為主也靠主發光發熱,讓更多⼈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找到歸⽗的道路、不變的真理及永恆的⽣命,直到主來。 干兆宗牧師
👉干兆宗牧師「忘記背後,努力面前」(90周年特刋,頁03) 👉那一天小片段 2024.09.27(五) 👉《不斷轉變的五旬節堂》干兆宗牧師 👉五旬節堂堂主任干牧師 2021.03.28 |
Angel一直都是返大教會,她在張艷艷傳道的介紹下,來到五旬節堂參加崇拜聚會。比起大教會,儘管這裏人數不多,卻十分溫暖!大家都非常友善,令她很快投入這裏,和大家打成一片。 她相信,教會能走過九十多年的路一定是不容易!她也很感恩能一同參與一百周年的慶典。 雖然五旬節堂的會眾有不少是年過耳順,但在他們身上看見其對信仰的堅持;亦看見主的保守,相信主不曾離開過五旬節堂。 鄭鳳珍Angel姊妹口述
陳穎嫻姊妹代筆 |
百年堂慶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記得十年前我剛來到五旬節堂,剛好是九十周年堂慶。那年我在人生的谷底,在九十周年堂慶的特刊,我寫過一篇短文,其中提及希望我也可以參與百周年堂慶。 今天五旬節堂一百周年堂慶,我好開心我可以再次寫出我的經歷,這十年裏我遇到我一生以為是最愛,原來是一生的最痛!2022年我被驗出患上鼻咽癌,經歷那病徘徊於死生之間;在神的保守下,我曰漸痊癒,但電療帶來給我的後遺症,令我跟著的兩、三年受了不少煎熬,元氣大傷! 回望我人生路上,我並不是一個人行, 神總在身邊或安慰或教訓!現在,我心中平靜,能笑對餘生,因為我知道我並不孤單, 神會陪伴我,行完餘下的人生路。我不知時間還有多久,但我確信 神是我唯一的依靠,唯一的陪伴。餘生,我只希望多些親近神,思想和行為越來越討 神喜悅,不要再得罪 神!🙏 馮凱汮姊妹
👉馮凱汮姊妹「主聽禱告」(90周年特刋,頁32) |
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
「主 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啟示錄一章8節) 上帝從前如何看顧教會,現今仍然眷顧,永在的全能者是教會的永恆保障,由於華基堂安排,有一段時間參與五旬節堂的服侍,深深體會上帝在教會的奇妙作為。 感恩︰遇上一群忠心的同工、執事與弟兄姊妹,一些仍在,一些已安息主懷, 他們為教會守望付出,默默耕耘,盡心竭力,他們的勞苦、榜樣,仍然歷歷在目,願我們在行走天國的路上互勵互勉。 感恩︰教會經歷上帝的眷顧,經歷「沙漠中開江河」的應許,在非常有限的條件下,現時教會的堂址,地方雖小,但樣樣俱全,非常合適教會所用,深深體會完全是上帝的預備、恩典及作為!願我們不斷經歷上帝的奇妙、恩典與作為。 教會歷百年,有無限恩典,也經歷風風雨雨;但至今,「教會」仍是「上帝的教會」,是上帝用重價所買贖的,仍是上帝所愛,上帝的心意,昔日如何,今日也如何。願上帝興起更多忠心的同工、長執與弟兄姊妹,忠於神國使命,興起為主發光。願上帝的大愛,大大激勵我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願以「要忠心」的詩歌互勉︰ 「要忠心!忠心!此口號傳播響亮; 忠心!要忠心!忠於你的榮耀王; 要忠心!忠心!縱別人變節退後; 無論何景況,你要站主旁, 願主常見你忠心。」 張立民傳道
👉【生命聖詩】要忠心 |
由中學到今,轉眼間,我在五旬節堂已經有十三年。最初只得我一個年青人返教會,漸漸發展到現在,多了不少同樣年紀的青年人,心裡覺得好欣慰。 希望五旬節堂能夠繼續得到上帝賜福,也希望日後我能夠繼續事奉教會。 盧振葳弟兄
(五旬節堂堂委) 建議及意見︰ [保留廣東話式文字。] 轉眼間在呢間教會已經有13年,由中學到現在。由最初得我一個後生仔,發展到依家有好多嘅青年人,諗返起覺得好欣慰。希望呢間教會能夠繼續得到上帝嘅祝福,也希望日後能夠繼續事奉教會。 盧振葳弟兄
(五旬節堂堂委) |
五旬節堂經歷百年,真是很值得慶賀,心中響起讚美之泉的詩歌《我們歡迎君王降臨》; 「我們歡迎君王降臨, 渴望看見你的彰顯, 呼求你來翻轉震動這土地, 復興我們聖潔的熱情。」 渴望君王主耶穌基督,再次臨在教會當中,一方面祈求主的榮光彰顯,另一方面祈求主再次翻動我們內心的熱情、復興我們。 主進入我們當中,叫我想起《馬可福音》第十一章7-10節所提到,耶穌進入聖城耶路撒冷的情景。門徒把驢駒牽到耶穌那裏,把衣服搭在上面,耶穌騎上。入城時,有許多人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下來鋪上。前呼後擁的人都喊着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在這一切的喧鬧聲中,人抱著興奮的心情,去慶賀主帶著祝福和盼望來到。不過有沒有想過︰對門徒而言,耶穌帶著他們來到聖城,在他們心中,未來還是不完全確定。門徒們並不如現今的信徒,知道主要上十字架完成救恩,他們不太清楚會發生甚麼事,也很可能對未來存著誤解,心中充滿忐忑,不知是否繼續走下去。 人總渴望確定的事情,但耶穌的道路卻是不確定的。事實上,福音的道路,無論是過去或現在,對耶穌的跟隨者而言,仍是一條不確定的道路,無法保證今生最終會否得到財富或成就。十字架的道路充滿著不確定,但這種不確定也不一定是壞事,它可鼓勵人需要有更大的信心,而非失掉信心。 我們與當時門徒的最大的分別,在於我們有終末的盼望,相信上帝最終必會得勝!有了這個盼望,即使所面對的前景還是不確定,我們依然能靠著信心,仰望創始成終的基督,活出我們的信仰,期盼那天的來臨。 讓我們大大張口, 宇宙的中心是你耶穌, 世界的中心是你耶穌, 萬物都本於你, 教會屬於你、歸於你, 你是五旬節堂榮耀的君王! 梁裕宏傳道
(華基堂堂主任、五旬節堂堂主任) 👉 【我們歡迎君王降臨 We Long to Meet】官方歌詞版MV (Official Lyrics MV) - 讚美之泉敬拜讚美 (19) |
自2013年3月底來到五旬節堂,轉眼已經十年多。疫情期間,雖然環境艱難,卻讓我有更多時間留在教會,與大家一同經歷主的恩典,慢慢建立深厚的主內情誼。回望這十多年,我無比感恩 神賜我這個崗位,也為能與大家同行而感到自豪,同時心裡也常覺有虧欠。 我為我們五旬節堂感到自豪——雖然堂址不大,卻容納著一顆顆寬廣包容的心。每位弟兄姊妹都深愛這個屬靈的家,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有姊妹細心留意教會所需,奉獻金錢添置椅子、傢俬、電器,甚至為年青人買米買油;有長者姊妹慷慨請大家吃飯;節日時又有人默默佈置教會,讓神的家美麗溫馨;還有姊妹細心關懷團契成員,記得每個人的生日,組織聚會;又有弟兄總是義不容辭地修理冷氣、水喉等等。每次房角石籌款,我都深受感動——不是因為金額,而是看到大家對 神、對人的信心和真誠,就像昔日腓立比信徒對福音的熱心和愛心。 我們人數雖不多,卻是一群認真聆聽主道、實踐主愛的人。每當外來講員稱讚我們會眾敬拜時的熱烈互動,我都在心裡暗暗歡喜。感謝主揀選微小的我,能在這間歷史悠久、有美好傳統的教會學習服侍。 然而,我也常覺虧欠,因為經常外出,未能全心協助同工發展教會,探訪和關懷弟兄姊妹的機會也少了。看到年長的弟兄姊妹漸漸年老,心裡焦急卻又無力,只能默默禱告,求主興起年青人,看見異象,願意承擔並承傳 神的使命。 百年來, 神一直看顧五旬節堂,我深信祂必帶領我們繼續前行。我禱告:「願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腓立比書1:9-11)願主帶領我們五旬節堂成為質、量齊增長的教會,榮耀 神、祝福人! A-MEN。 張艷艷傳道
(義務傳道) 👉張艷艷傳道「主奇妙的安排」(90周年特刋,頁06-07) |
同心合意,為主見證
感謝上帝!今年是宣道會五旬節堂一百周年堂慶。教會能立會百年見證這教會是上帝所揀選和設立的,上帝要作新事,祂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同時,這也是一群愛主和愛教會到底的弟兄姊妹前仆後繼,盡心竭力為著保存、愛惜和維護的成果。我曾因他們為教會的付出和犧牲深受感動。 教會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教會是 神的家,是由 神的子民﹝活石﹞所建造而成的靈宮;她是聖徒相通的團契;她也是基督的身體,連於元首基督,「愛」是這團體的特徵。教會在世上肩負了主所託使萬民作門徒的使命,盡心、盡性、盡意愛 神和愛人。換言之,教會的使命就是堅定不移地履行耶穌基督所頒布的「大誡命」和「大使命」。 教會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是「聖徒的團契」。雖然無規矩不能成方圓,教會也應有其規則和制度以確保行政和運作的暢順,但教會運作應以「關係」為基礎,而不是以「效益」、「規則」和「律法」為基礎。在教會中,當我們彼此和睦同居,彼此相愛,彼此服侍時,人就能知道上帝在我們當中,也認識我們就是主的門徒。以「愛」來凝聚教會的歸屬感,對教會的運作、發展至為重要。 香港的華人社會,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強調人權,講求言論自由。個人主義再加上生活的忙碌,和工作的壓力,使人有意無意間輕易放棄群體共處的機會,因此人很難體驗和經歷「和睦同居」其中的「美」和「善」。更有甚者,因缺乏「空間」連親人也難於和睦共處,所以在香港社會中家庭慘劇,倫常慘案時有所聞。 今天,教會被邊緣化,教會對社會的影響力日益減少,反之社會的潮流、氛圍和文化卻深深的影響着教會。然而,弟兄姊妹的真誠交往,和睦共處正是考驗我們是否有共同信仰,彼此相愛,相互服侍,為主作見證,實踐信仰的群體。 在教會中,各人的恩賜、政治取向、處事方式、辦事作風、個人的性格、喜好……各有不同;這種種的差異,若缺少彼此相愛和尋求合一的心,就很容易使我們分裂。同心合意在世上確實難尋,但上帝的旨意就要我們在祂的愛裏合而為一。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2-3)和睦同居、合而為一需要極大的忍耐、接納、寬容……《聖經》多次提醒我們,弟兄姊妹彼此相愛是門徒群體的標誌。 和睦共處、彼此相愛、合而為一的生活形態是教會頼以生存和擴展的基石,這也是上帝的心意和命令。「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被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所以教會必須竭力保守合而為一,彼此相愛的心,「愛」是需要「空間」來讓它成長。當「愛」被培育成長後,人就能與疏離的靈魂和疏離的社群建立關聯,這樣我們才能真誠地服待他們。 湯頌年牧師
(母堂華基堂榮譽顧問牧師) 👉湯頌年牧師「新的開始」(90周年特刋,頁04) |
轉瞬間,今年是五旬節教會一百週年堂慶,確實使人歡喜快樂!感謝 神奇妙的作為、保守、賜福及恩典。願 神繼續賜福、施恩、帶領,讓這裏恩典滿溢,各人,特別是青年人,生命成長,明白福音的重要性,承接五旬節堂的使命;堂會能繼續在信仰上成長,在服事人群上有所突破,使教會興旺。 讓我們在堂慶佳節的日子,再次向主基督承諾委身,生命改變,一起事奉,榮耀歸主。 返五旬節堂教會已超過廿八年,回想 神一路帶領的恩典,實在滿心歡喜!信主家人不斷增加,包括媽媽、細侄兒、大姨甥一家及細姨甥一家。「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8) 鄞靜卿姊妹
(五旬節堂堂委) 👉鄞靜卿堂委「編語」(90周年特刋,頁02) |
不知不覺,我加入五旬節堂已經三年多,這些日子我在崇拜擔任影音崗位。感恩,不擅長與人交談,對樂理一竅不通的我也有能為主所用的位置! 我初來甫到時,不太懂得與其他人建立關係,多虧弟兄姊妹的關心及聆聽,令我越發有歸屬感,亦更投入教會生活。短短三年間,香港社會瞬息萬變,但五旬節堂始終如一,繼續將上帝的愛行出來。 期望更多新造的人加入五旬節堂這大家庭,不論男女老幼都能在這裏認識耶穌,親近上帝。 余凱恩姊妹
|
我在教會中沒有擔任甚麼服侍,只是會返團契,至於深刻的經歷,也沒甚麼深刻的經歷。返五旬節的感想是大家都很真誠,可以分享自己的事。見到教會有些人離開,又有人加入。 對教會的展望是年輕的弟兄姊妹更多負責教會的服侍。 鄧逸迦姊妹
👉鄧逸迦姊妹「情誼更進一步」(90周年特刋,頁36) |
我在教會中擔任司琴,至於有沒有一些深刻的經歷,因為每次都很深刻,反而不能說哪個特別深刻! 返五旬節的感想是這裡有很多接納,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雖然教會有甚麼轉變說不上來,但覺得自己越來越融入教會。 對教會的展望是希望有多點年輕人,以及希望好久不見的弟兄姊妹多點返教會。 王婷姊妹
|
主華姊妹從小跟隨外婆一同參加五旬節堂聚會,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她坦言當初只是因為外婆的緣故,不是自己主動選擇在這裏開始教會生活。然而,五旬節堂的年老會友都非常親切,對身為後輩的她關懷備至,疼愛有加,令她更加有歸屬感,更願意在這裏繼續發展教會生活。 教會生活豐富的主華曾擔任過詩班、部長會主席等職位,為主作鹽作光。她將《羅馬書》十二章一節「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實行得明明白白。 這七十年來,她見證着教會大大小小的發展,當中經歷許多人事變動,許多認識的會友已回天家,但她覺得五旬節堂依然有愛,與七十年前分別不大。 她寄望教會的愛心能繼續傳承下去,弟兄姊妹間相處更加融洽,更加親密。 黃主華姊妹口述
余凱恩姊妹代筆 👉黃主華姊妹「學習凡事交託」(90周年特刋,頁30) |
念慈姊妹年輕時經由媽媽介紹,與弟弟一同參加五旬節堂的聚會,至今已經六十多年,從不間斷。身材嬌小的她向我們展示了大大的信心與堅持。在她眼中,五旬節堂是充滿愛心的教會,弟兄姊妹彼此問候,傳道人親切的關心,都是她覺得很美好的時刻。 她寄語教會發展更上一層樓,有更多不同年齡的會眾加入教會,讓五旬節堂更加人才濟濟。 馮念慈姊妹口述
余凱恩姊妹代筆 |